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3节

“这他**谁出的主意?”冯玉祥在心里嘀咕:“明明是被放回来的俘虏,怎么像打了胜仗似地。”

“敬之这一招太高了,”朱培徳对何应钦低声说,何应钦无可无不可地微微颌首:“委员长这哪像蒙难归来,整个是载誉归来,明天报上恐怕要吵翻天。”

不长的路,车队走了整整八十分钟,蒋介石就在车上站了七十分钟,直到进入黄埔路,他才意犹未尽地坐下。黄浦路与外面完全不一样,整条街道被宪兵封锁,三步一岗,戒备森严。

这种情形与外面的反差太大,兴奋中的蒋介石微微皱眉,他轻轻嘀咕了句:“这是做什么嘛,用得着这样吗?”

宋美龄扑哧一下就笑出声来,直到进入憩庐的大门才说:“这恐怕是他们妥协的结果。文革这次可是费尽心思,你呀,就这个学生能干....忠诚,真正把你放在心上。”

蒋介石脸上的兴奋一扫而空,眼中充满阴霾。

求月票.....

又掉下来了,月票支持呀.......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八章投机西安第十节余波(二)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八章投机西安第十节余波(二)

回到憩庐的蒋介石借口背伤未愈没有接见任何人,让所有人都回去了,但傍晚时分庄继华却接到到憩庐的命令。

庄继华踏进憩庐时却发现等待他的不当蒋介石宋美龄还有梅云天兄妹、张静江、陈布雷、林蔚、宋子文、孔祥熙。这个人事组合让庄继华有些纳闷,西安事变前林蔚和陈布雷未跟随蒋介石去西安,侥幸逃脱此难,其实是没能脱离南京的战和漩涡。

陈布雷的举措庄继华还知道,他利用中央日报和大公报写了很多文章,有劝谏、有怒斥,无一不是希望张学良悬崖勒马;但林蔚的动作,庄继华却不知晓,不过今天既然能出现在这里,那就说明他站对了队。

“大哥,你总是姗姗来迟,姑父已经回来了,你忙什么呢?”梅悠兰见到庄继华就笑面如花的迎上来,嘴里却在替他找理由。

庄继华微微一笑:“校长刚回来你就跑到憩庐来了,买也不怕打搅校长休息。”

“我是姑母的新闻发言人,不跟着她怎么做这个发言人。”梅悠兰小巧的鼻子微微一皱,调皮的歪歪脑袋。

“哦,这下滕杰肯定高兴,你这个新闻魔女一走,重庆新闻界的同行也肯定大大松口气。”庄继华以为她在开玩笑,边顺口开了个玩笑。

“哼,想得美,”梅悠兰扑哧一下乐了。他在重庆抢新闻出了名,而且她有庄继华和梅云天支持。别人拿不到的东西,她能拿到,别人去不了地地方她能进去;而且她财力雄厚,全国各地都派有记者,任何大事都是她最先在重庆报道,把重庆其他报纸压得透不过气来。梅悠兰挽住他的胳膊:“我这只是兼职,大哥。我正想向你约稿呢,能不能给我们写篇特约评论。你的评论很受欢迎的。”

庄继华轻轻挣了下,却没能挣脱,只好就这样随她去,宋美龄笑着让他坐下,他也顺势把胳膊从梅悠兰手臂中抽出,然后让她坐在沙发上,自己却顺势拉过一张椅子。

闲聊两句之后。蒋介石问道:“文革,接下来你认为该怎么做?”

庄继华想了想说:“学生回去后写了个东西请校长过目。”说着他从怀里拿出几张纸,恭恭敬敬的摆在蒋介石面前的茶几上。从前天开始他就在构思这篇文章了,今天回去后就动笔写的,这也是他来晚了原因。

蒋介石拿起来一看,抬头地标题是“生存之路——民族和解”,在这篇文章中庄继华回顾了民国建国以来的国家种种内乱缘由,军阀统治、国共两党从联合到分裂。国民党地分裂,九一八以来日本的步步进逼,指出国家形势,民族危机,都要求国内各党派,各政治团体放弃私利。联合起来,共赴国难。

“……无论是中国共c党员,第三党成员,他首先是中国人;今日的危机不仅仅是国民党的危机,而是全体中国人的危机。十多年以前,黄埔军校两党同学曾经提出一个口号:求同存异,相忍为国;今天我们要重提这个口号,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在以委员长为核心的周围,共赴国难。”

蒋介石看后没有说话而是顺手把文章递给了宋美龄,宋美龄看后又交给林蔚和陈布雷。张静江坐在轮椅上双目闪烁。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他是清楚,那天晚上庄继华就与他讨论过。此刻他观察着蒋介石地神情,见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心里略微有些放心。

殊不知此刻蒋介石的心中很是感慨,在西安的半个月里,他开始表现得很强硬,坚决拒绝与张杨谈判,可当看了端纳带来的宋美龄的信之后,他的态度才有些变化。

在此之前,蒋介石一直认为他就是黄埔的核心,黄埔学生都是他一手教导培养起来的,对他是中心无二地;可没想到,他刚被囚,黄埔就开始出现分裂的迹象,那些学生们打着救他的旗号,肆意妄为,其心不可测。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和非常伤心,他一度下决心只要能回到南京,就要坚决清算。

“文革,你认为该怎么处理张学良?”蒋介石默然良久终于开口问道。张学良在南京下飞机后,立刻被送到宋子文的别墅软禁起来;但蒋介石对如何处置他却没下定决心,刚才讨论时意见分歧也很大,宋子文主张放他回去,以显示蒋介石的宽宏大量,宋美龄梅云天张静江支持他的意见;林蔚和陈布雷则主张公审,张杨叛变是对国家法纪地粗暴践踏,必须进行审判,梅悠兰支持他们的意见,但她不支持杀张。

“公审,特赦,调离东北军。”庄继华看看他们的神态,猜到他们刚才已经讨论过,不过可能没达成一致,于是略微思考下说:“张杨的行为是叛变,必须受到惩处;但校长应该显示领袖的胸襟,同时也不违背在西安的承诺,所以在军事法庭对张学良宣判后,对其进行特赦,这一举措也向国内各方传达一个信号,即校长愿意与各方和解。特赦张学良之后,就不能再让他回西安了,学生建议委任张学良为云南省主席或者干脆派他出国,三年内不准回国。”

“云南省主席?那李烈钧呢?”林蔚问道,庄继华在南京的种种作为他都知道,让他佩服不已,他不知道如果换成他手握两省地盘三十万大军,在中央出现如此动乱的情况下,会不会产生别样心思。

“烈公应该尽快调回南京,”庄继华想想后说:“烈公与云南的渊源太深,能拉住一些人,可也与一些人有宿怨,倒不如把他调回中央。”

“张学良不回西安的话,辞修他们能回来吗?”宋美龄有些担心地问道,目前还有包括陈诚、卫立煌等人在内地大批中央官员被扣在西安,蒋介石之所以没下决心处置张学良,这是很大的原因。

“请张学良下道手令,让西安方面放人。”庄继华看看宋子文说:“宋行长于张汉卿私交甚好,不如请宋行长出面如何?”

“问题在于张学良会下这样地手令吗?”宋子文不以为然的说,他与张学良的私交相当好,所以对庄继华提出的处置意见比较满意,不过他有点信不过蒋介石,担心他对张学良下杀手,因此想先放张学良回去,然后由张放陈诚等人回来。

蒋介石保持沉默,林蔚和陈布雷也保持沉默,庄继华只好接过宋子文的问题:“我以为是有可能的,他能送校长回来,说明他已经认识到此前的错误。”

“汉卿是个敢作敢当,知错就改的人,大哥,你和他谈谈吧。”宋美龄这时插话道,尽管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但宋美龄对他的观感已经很好,也想放他回去,不过她想得更多,她已经察觉蒋介石有把张学良扣下的意思,她想让张学良先做出事情来,然后她再从旁劝解,如此双方都可以不伤颜面,又皆大欢喜。

宋美龄开口了,宋子文只好答应试试看,这时梅悠兰看完了文章,扭头对庄继华说:“大哥,这篇文章给我吧?我放在《渝州晚报》的头条。”

庄继华苦笑下,把眼光看着蒋介石,梅悠兰又冲蒋介石说:“姑父,这篇文章让给我好吗?”

梅云天皱起眉头:“小妹,别闹,姑父刚回来,身上的伤还没痊愈呢。”

张静江呵呵笑道:“悠兰,抢新闻抢到憩庐来了,若传出去,倒是一大趣事。不过你那个《渝州晚报》庙太小,容不下这尊神。”

梅悠兰杏眼圆睁,撅起嘴说:“静江先生,你别瞧不起人,我的《渝州晚报》虽然比不上《申报》《大公报》,不过在重庆地区我的《渝州晚报》销量却始终是第一,远远超过中央报。”说到这里,她似笑非笑的从张静江做了个可爱的鬼脸:“十年之后,我就能让《渝州晚报》超过他们,静江先生,敢不敢跟我打赌。”

“呵呵,这有何不敢,”张静江哈哈大笑:“你这小丫头也敢夸这样的海口,老夫迎战就是。”

“静江先生,我估计你要输的,”庄继华笑着说,张静江扭头看他,一脸不信,庄继华解释道:“如果按照我们重庆的规则,《大公报》和《申报》都是私人报纸,这种报纸是不能进入川滇两省的。战争一起,这两张报纸就不可能存在了。”

张静江一下愣住了,《大公报》在天津,《申报》在上海,战争一起,他们要么迁到大后方,要么留在沦陷区;迁到后方,重庆方面不发给他们执照,留在沦陷区,日本方面能放过他们?

“呵呵,”看着张静江的样子,客厅里里的人都忍不住乐了。

“二哥一向精明,可你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丫头厉害得很,连博古都上过她的当,周恩来也差点被她套进去。”蒋介石终于绽开一丝笑容,他一直靠在沙发上,事变之夜,他从居所翻墙逃出来时,背部受伤,至今未痊愈,稍微坐久点就隐隐作痛。

“哦,小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呀,连周主任都差点上你的当了,那可不得了。”庄继华很是惊讶,周恩来的厉害天下谁人不知,梅悠兰就敢对他下套,这大小姐还真行呀。

“这有什么,”梅悠兰一副少见多怪的模样,可接下来的一句话就差点让庄继华喷了。

求月票支持.........

月票是我前进的动力.......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八章投机西安第十节余波(三)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八章投机西安第十节余波(三)

“周先生长得很帅,大哥,比你帅多了。”二十二岁的梅悠兰直接拿庄继华开涮,庄继华有点傻了,众人有点呆了:“而且他很有风度,是西方的那种绅士风度,萧洒,毫不做作;大哥,也比你有风度,我遇见的人当中只有姑姑,嗯,还有姑父,跟他有相同的风度。”

我倒,庄继华忍不住翻起白眼,大小姐,你也太能忽悠了吧,宋美龄的风度毫无疑问可以与周e来相比较,蒋介石就是一个军人,他身上那来绅士风度,庄继华还没表示,宋美龄首先就差点笑出声来了。

“小妹,你别说了,好不好,你知道什么是绅士风度?”梅云天忍不住打断梅悠兰的话,可梅悠兰很不服气的反驳道:“绅士风度有一条,就是别打断别人的话,哥,你看你就不如大哥了吧,差得就更远了。”

“你这小丫头,你知道什么是绅士风度?”宋美龄笑道:“绅士风度是英国贵族礼仪,没在那个阶层里浸盈十年以上,是出不来的。周恩来的风度也不是什么绅士风度,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风度。”

“姑姑,那照您这样说,儒家风度与绅士风度有什么不同呢?”梅悠兰大感兴趣,睁大两眼望着宋美龄。

宋美龄站起来对她说:“其实没什么本质不同,小妹,我们到院子里走走,慢慢聊,云天你也来。”然后扭头对蒋介石柔声说:“别太久,早些休息。”

蒋介石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嗯。众人站起来送宋美龄离开,梅悠兰很不情愿的跟着宋美龄走出客厅。

被梅悠兰这一打岔,客厅地气氛轻松不少,蒋介石招呼他们坐下然后说:“你们说说西安方面怎么处理?”

众人都知道,蒋介石所说的西安方面是指事变发生后,张杨与共c党形成的三位一体,三方在政治军事上形成的同盟。同进同退,因此无论是否审判张学良。不消灭这个联盟西安的事就没完。

但对这个同盟,在座的众人的意见却是一致地,不能单纯使用武力,只能采用两手,武力威胁和政治手段,林蔚更是提出扣住张学良,逼东北军调往安徽。将杨虎城所部调往江西或者河南。

庄继华却保持沉默,他认为林蔚他们提出的已经很充分了,单纯使用武力绝不可行。

蒋介石见庄继华虽然频频点头,却没发一言,也不知道他是赞成还是反对,眼光落在茶几上地那篇文章,边随口问道:“文革,这就是你对将来局势发展的判断?”

“是。”庄继华点点头:“西安事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整合全国军队,整合全国各党派,比如海外的邓主任、李济深;各地方实力派,学生建议校长邀请他们到南京来开一个会,就叫民族和解大会。他们若来。我们就在这个会把一些东西确定下来;他们若不来,破话国家团结,破话抗战的罪名就由他们担。”

蒋介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孔祥熙扭头问道:“你想确定哪些事?”

“比如,领导权的问题,中央政府的问题,全国军队整顿地问题,”庄继华郑重的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以校长和中央为核心,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以加强国家战备。制定国防策略。”

“你认为他们会来吗?”宋子文有些担心:“特别是邓演达他们。还有,他们若来了。要求对现政府进行改组怎么呢?”

“会来的,我以为把这件事放在阳光下进行,中央可以公开发电邀请邓主任进京,同时邀请的还有,广西李宗仁、陕西阎锡山、四川刘湘、河北宋哲元、湖南何健,还有就是,”庄继华看看蒋介石,慢慢的说:“孙夫人宋庆龄女士。”

庄继华想想后又补充说:“宋行长的担心不无道理,在会上肯定有人要提出改组政府,但我以为这没什么,有办法对付,开会嘛,自然是少数服从多数,无论是邓主任地主张还是孙夫人的主张,党内支持的都不会多。改组行政院,可接受,让出几个部长职位,只要把住核心的财政部、宣传部、军政部就行了,甚至外交部都可以让他们,陈友仁不是外交好手吗,可以让他担任外交部长。”

庄继华说到这里冲着张静江玩味的一笑,张静江却十分无奈,他有十个女儿,个个都不省心,就说老四张荔英吧,那么多名门公子看不上,偏偏看上了比她大了近三十岁的陈友仁,而且不管张静江怎么反对,坚决嫁了,事后张静江还不得不赔上一笔嫁妆。

众人都知道庄继华那一笑什么意思,庄继华也无可奈何,他轻轻清清嗓子:“委员长,文革所说我以为是可行地,不过要慢慢来,不用太着急,这篇文章不能给梅悠兰,要在中央日报上发表,最好用你的名义。”

这可是个重大的政策转变,对林蔚陈布雷来说比较新鲜,但对蒋介石来说却是老生常谈,当初庄继华一回国就提出过民族和解,那时蒋介石没接受,不过这次庄继华有把握说服他了。

“那么共c党是不是也邀请?”陈布雷有点迷惑的看着庄继华。

“当然要请,”庄继华毫不迟疑的说:“我们请不请是一回事,他们来不来是另一回事。”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不会来?”这下孔祥熙也奇怪了。

“不,我不清楚,”庄继华摇头说:“但既然是民族和解会议,那么就应该邀请共c党,至于他们来不来就是另外一回事。”

这下众人脸上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他们认为这是庄继华移祸之举,可蒋介石却知道,这是庄继华地一贯主张,恢复国共合作。

“文革,你的想法很好,可还是太简单,”说道这里蒋介石露出些许疲倦。他略微移动下身体:“他们肯定会派人来。”

良久又吐出一句:“张汉卿糊涂呀。现在共c党还剩几个人,要不了一年就能把他们平了。可惜呀。”蒋介石重重的叹口气。

庄继华心里却大安,蒋介石地这声叹息说明他没有使用武力地打算。其实想想看,现在西安形成的三位一体,他也只能暂时放弃武力平定地打算。

“要准备与共c党谈判,文革,你有什么想法?”蒋介石又问道。

林蔚和陈布雷交换一下眼色,蒋介石今天频频征询庄继华地意见。而且都是事关党内重大政策调整,显然庄继华在他心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他在党内军内地位上升之势已经不可阻挡。

“从实力来说,我们占优,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谈判应以我们为主,”庄继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所以蒋介石的话刚落。他就迅速答道:“我考虑了下,他们地底线恐怕是保留现政权,保留军队,保留指挥系统。针对他们的打算,我认为,我们的最终条件可以设定为保留政权。将陕甘宁设为特区,面积大小无所谓,共c党的部队独立成军,指挥官可以由他们自己任命,但指挥必须服从国民政府。”

庄继华的话一说完,孔祥熙、宋子文他们就议论纷纷,感觉条件太宽了,让共c党占便宜了。

“诸位是不是以为这个条件太宽了,”庄继华苦笑下说:“可共c党恐怕不会答应,为什么呢?服从国民政府的指挥。要是政府调他们到正面战场。他们有多少人,长城抗战那样的战斗打几场。他们地人就没了。所以呀,这场谈判会十分艰苦的。”

显然蒋介石是明白的,不过他还是认为庄继华的开价太高,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政府,一支军队,特区政府,不就成了两个政府,更何况居然还让他们自行任命军官,这是绝对不行的。谈判,那就慢慢谈,我的实力要比你们强得,等上一两年,这个事件过去了,咱们再说。

停止剿共,并不是因为在西安有承诺,而是考虑与苏俄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明确支持中国抗战的只有苏俄,尽管他们有自己地考虑,但总的来说对中国是有利的。要改善中苏关系,中共是一个砝码,有力的砝码。

蒋介石心里有点乱,西安事变的后遗症很多,内部要清理,政府要调整,政策要转变,对外关系,如果与共c党和解,日本会做出什么反应呢?会不会立刻发起全面战争?蒋介石心中一激灵:“民族和解,这个想法不错,可是日本人会做出什么反应?你们都说说。”

庄继华顿时心中一颤,他立刻明白蒋介石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他有些忽略了,如果这样大张旗鼓地宣传民族和解,一直盯着中国的日本人,肯定会想到,这是针对他们的,难道西安事变导致日本提前发起了进攻。庄继华老子一遍混乱。

不但庄继华明白了,孔祥熙宋子文林蔚和张静江都明白了,林蔚想想后皱眉说:“这是我们国内的事,日本人就算提点抗议,也不应该干涉吧。”

“不一定,日本人一向蛮横无理。”孔祥熙摇晃下胖胖的脑袋。

“弱国不但无外交,也无内政,什么都受制于人。”陈布雷叹口气说,他是支持民族和解政策的,到中央的时间越长,他越感到国事的艰难,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抵御日本人的进攻。

“我看没什么,日本侵略我国的策略是长期地,不变地,区别在于鲸吞和蚕食,我们不惧鲸吞,就怕蚕食,把所以不管我们怎么样,他们都会动的。”林蔚坚决地说。

“蔚文兄说得太对了,”庄继华有些兴奋的说,林蔚的话提醒了他,七七事变其实是日本对华北的局部侵略,谋求的也是平津地区权益,但国民政府坚决抵抗,绝不让步。在双方态度都很坚决的情况下,战争就成为唯一选择。

“日本人以为我们软弱可欺,对他们步步退缩,那我们就借这个事情表明我们的态度,提醒他们,我们不会再退让了,他们的下一次行动就是全面战争。”庄继华严肃的说:“如此,反可能让他们有所顾忌,进而推辞战争的爆发。”

这种逆向分析法,让众人一时有点不明白,庄继华便解释道:“打个比方,有个人仗着力量大老去抢他的邻居,邻居一直退让,让他抢了他的粮食,鸡鸭,可有一天他决定不退了,如果他再来就与他拼命。现在就出现两种情形,一这个人不知道,于是他又去抢,最后双方打起来,两败俱伤;二这个人知道,而且相信,他衡量了下,最后他不愿意冒险,于是再也不去抢了。我们就是要告诉日本人,我们不再让步了,也无法让步了,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把选择权交给他们,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选择。”

这个论断得到张静江和宋子文的支持,宋子文更是警告蒋介石,认为从西安事变的解决过程来看,中国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抵抗日本侵略,当今社会各阶层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即蒋介石应该领导这场抗战;如果他不能这样,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起来反对你,进而逼你这么做。

宋子文是蒋介石的大舅子,而且是敢跟蒋介石动手打架的人,这样的话也只有他敢说,而且说了还没错。

众人又说了几句,孔祥熙见蒋介石确实比较疲惫了,便率先站起来告辞,众人也一同站起来告辞,但走到门边时,蒋介石把庄继华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