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零五章 大败之后

皇帝亲征,大军行止由皇帝一人而决。

所以牛进达哪怕窝了一肚子的恶气,也必须先向李世民禀奏后,才能指挥大军攻城。

六千余守军的大行城,守将出了昏招,派出三千守军意图偷袭唐军前锋,结果被牛进达率部全歼,大行城内只剩下三千多守军,攻破这座城池并不难。

牛进达的请求被快速传递到中军帅帐,很快李世民便回了旨意,允许牛进达率部攻城,旨意后面又补了一句,攻破城池后,允全军将士屠城三日。

大行城是座小城,守军六千余,百姓人丁只有数万,几万人的小城若被唐军连屠三日,恐怕到时候城内连条狗都不剩,说是“屠城三日”,实际上李世民的意思根本就是让这座城池鸡犬不留。

靺鞨部落的背叛和突袭,唐军不知损失了多少将士和粮草,已令李世民出离愤怒了,所以才会下这道鸡犬不留的命令。

牛进达也愤怒,对李世民的军令毫不犹豫地执行,一声令下后,两万大军刚吞掉出城偷袭的三千敌军,马上便扛起了云梯,山崩海啸般向大行城墙冲去。

两万将士裹挟着被突袭后的怒气,向大行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这一次的城池攻守之战尤为激烈,唐军将士悍不畏死前赴后继,而大行城的守军似乎也明白一旦唐军破城后,全城军民将会是怎样的下场,守城时也是奋不顾生,双方在城头陷入激烈的拉锯战,往往唐军府兵刚刚从云梯攀上城头,守军便一窝蜂冲去,拼了命将唐军击杀,甚至抱着同归于尽的念头抱住唐军一同栽下城头。

攻城之战刚开始便陷入白热化的激烈状态,牛进达眯眼看着城头的战况,忽然扭头望向身旁的传令官。

“中军后方战势如何?那股突袭咱们的杂碎可被歼灭?”

传令官道:“突袭的敌军共计四万人左右,其中被我军歼灭了一万余,剩下的三万人马已撤退,陛下和几位将军正在安顿将士。”

牛进达点点头:“好个杂碎,有胆子叛我大唐,此事过后,终归有个下场的,……去中军向陛下禀奏,请陛下调拨一些投雷手过来,攻城的火候差不多了,大行城即将被我军拿下。”

传令官匆匆而去。

一炷香时辰后,一千投雷手赶来。

靺鞨骑兵偷袭后军时,整个大营全乱了,投雷手也在混乱中各自分散,直到靺鞨骑兵撤退,李世民和李绩等人整顿全军,下令全军各自归建,被打散的投雷手这才汇聚一处,重新形成建制。

当牛进达看到一千余整齐列队的投雷手时,目光里更多了几分笃定,对这座大行城,牛进达今日志在必得。

简单一道命令,投雷手们一声不吭地朝城墙飞奔而去。

城墙下方的护城河早被唐军将士用土袋填平了,投雷手跨过湿软的土地,列于城墙下,任由城墙上气急败坏的守军不停将箭矢射到他们身上,因为投雷手身上穿着厚重的板甲,箭矢对他们几乎毫无作用,而大行城只是一座小城,守军并没有太厉害的诸如抛石机之类的守城武器,他们能做到的最大伤害便只有弓箭了。

鼓声骤然变得急促,一千余颗冒着青烟的震天雷密密麻麻扔上城头,仍是熟悉的一阵轰隆爆炸声,城头的马道上顿时被炸得千疮百孔,残肢遍地。

第二轮冒着青烟的震天雷飞上城头时,下面的唐军将士已搭好云梯,朝城头攀爬,这一次再没有任何敌人敢冒头守城了,唐军很顺利地爬上了城头,当惊恐的守军发现城头再听不到爆炸声时,唐军将士已有千余人爬上了城头,朝箭楼方向冲去。

大势已去,无法挽回,守军拼了命的厮杀,可攀上城头的唐军将士越来越多,仅仅三千余的守军无法抵挡潮水般涌上城头的唐军,当某位不知名的府兵在箭楼下一刀斩下守军将领的头颅,并拎着守将的头颅在城头上四处传示时,守军的士气顿时全线崩溃,唐军势如破竹,从城头顺着石阶杀下瓮城,并打开了西城门,门外守候的万余唐军将士蜂拥而入。

远处,牛进达看着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麾下将士如虎狼如羊圈般进入城内,不由兴奋地一拍大腿。

“来人,速去中军报捷,大行城破矣!”

***********************************************************************

中军帅帐,接到牛进达捷报的李世民神情并没有太大的喜悦。

大行城只是一座小城,拿下它只是迟早的事,可是今日被靺鞨骑兵突袭,唐军吃了一个大亏,李世民只觉胸中一股逆血不停翻腾。

大败之外的小胜,实在无法给一军主帅的他增添太多光彩。

此刻帅帐内君臣各自归座,李世民阴沉着脸,听着随军长史文吏禀奏今日的战损情况。

“……靺鞨骑兵从我军后方发起突袭,后队五千余押运粮草的将士猝不及防下战损三千余,运粮的民夫死伤近万,后来靺鞨骑兵朝中军移动,一路击杀我军将士五千余,后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大将军率部紧急驰援,在靺鞨骑兵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时,将靺鞨骑兵拦截在我军后方,果断动用陌刀营之后,靺鞨骑兵的攻势终于暂缓,此战斩靺鞨骑兵九千六百余人,伤者两千余,已被我军看押。”

“……靺鞨骑兵突袭我军后方时,大行城守军趁势出城而击,被琅琊郡公牛进达率部于前锋大营全歼,牛郡公全歼守军后马上发起攻城,一个时辰后大行城破,我军战损两千余,守城敌军被全歼,大行城已在我军掌握之中。”

“……此战,我军总共战死将士一万一千四百余人,民夫近万人,伤者一万余,最重要的是……”

随军长史看着李世民越来越阴沉的脸色,嘴唇嗫嚅了一下,终于还是继续道:“……最重要的是,靺鞨骑兵突袭时针对的是我军后方的粮草,粮草被他们烧毁了近千车,我军将士和民夫奋力扑救,抢下来的粮草终究不多,所余者只有两百余车,只够我军……两日所用。”

李世民闻言脸色顿时浮上几分青灰色,两颊泛起一丝不健康不正常的潮红。

帐内诸将屏气息声,不敢吱声。

良久,李世民冷冷道:“下一批粮草何时可至?”

“下一批粮草目前还在营州,离大行城近千里路程,预计最快也要十日后才能到。”

李世民阖上眼,深吸一口气,身躯不易察觉地轻颤几下,缓缓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靺鞨部落为何敢叛我大唐,诸卿可知?”

帐内诸将无人答话。

最后还是那位长史说话了。

“禀陛下,我军拿下受伤的两千余靺鞨骑兵,从中找到了一位小部落的首领,经过审讯和通译之后得知,今日突袭我军的靺鞨部落并非粟末部,而是其余的六部,其中以安车骨部为首,六部总共凑齐了四万兵马。”

李世民闻言垂头看着身前的地图,缓缓道:“若是粟末部并未叛我大唐,安车骨等六部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通过粟末部的地盘,南下对我军发起突袭的?”

“安车骨等六部行军并非神不知鬼不觉,他们六部合军之后,首先便直指粟末部,将粟末部上下屠戮一空,然后才南下。”

李世民阖眼,脸上不健康的潮红之色愈发明显了,神情却冷漠如故。

“好,粟末部未叛我大唐,好!这是朕今日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李世民身躯忽然摇晃了一下。

诸将皆惊,一旁的常涂急忙上前道:“请陛下先歇息,老奴请军中太医来……”

李世民抬手,无力地摆了摆:“无妨,咱们接着商议……”

“粟末部不曾负朕,朕绝不负粟末,传令派出斥候,全力寻找粟末残部,朕要保护他们,帮他们恢复部落生机,无论狄夷或是中土百姓,朕独待之如一……”

诸将凛然遵命。

李世民此刻的脸色已越来越灰败了,这一场大败,仿佛已抽空了他的精血,生机在他身上缓缓流逝而去。

“……我军粮草,真的所余不多了么?”

长史犹豫了一下,道:“若是就近筹粮,再将大行城官仓粮草充入军中,然后组织将士们上山挖野菜,打猎……种种手段加起来,可够我军三日所用,若是减免三军将士用量,勉强可支撑五日。”

李世民凄然一笑:“下一批粮草还在营州,距此需十日,我军却只剩五日余粮,难道果真是大势已去,天不佑朕,这次东征注定跟隋炀帝一般大败而返么?千百年后,后人如何评价朕的这次东征?”

帐内英国公李绩忍不住道:“陛下,臣以为眼下要务,首先是保证三军将士不能断粮,二十万大军若是断粮,后果非常严重,至于东征,这次不行咱们便下次再来,高句丽迟早会纳入我大唐版图,陛下不必忧怀,早收晚收,它终归是咱们的囊中之物……”

一向没个正经的程咬金此时也神情凝重地道:“李老匹夫所言有理,臣觉得咱们必须马上撤兵,否则若军中断粮很可能引起将士哗变,那时可就麻烦大了,若现在撤兵往西,再下令营州粮队日夜兼程往东赶路,两军相对而汇,五日差不多能碰头,军中的粮草便接济上了,到了那时若陛下雄心未灭,咱们再打回来便是……”

程咬金说完,帐内诸将纷纷赞同附和。

李世民默默苦笑。

说什么接济了粮草再打回来,程咬金这话只当是安慰自己罢了,数十万大军进退,进则还罢了,若是退了军,哪里那么容易再打回来?今日退兵,根本就是东征之战的结束了。

兵者,死生之大事,所谓“死生”,不仅仅是两军交战的伤亡,更重要是粮草的接济,从古至今,无论将士对主帅如何归心,没了粮草都不行,很快就会大营哗变造反,没有哪位主帅的人格魅力大到让将士们宁愿饿着肚子跟敌人厮杀,爱国之心是建立在填饱肚子的基础之上的。

帐内君臣皆是一生戎马之人,对李绩和程咬金说的话自然都认同,连李世民都不得不承认,自己无论对东征之战如何看重,没了粮草便断了一切希望,再拖下去,将士们若哗变了,损失的可就不仅仅是东征这场战役的失败,很有可能祸延整个李唐江山。

人性是复杂的,断了粮草的人在这个年代根本就不是人,而是转瞬变成了一匹狼,谁都敢咬,谁的反都敢造,而且战斗力异常惊人,吃着朝廷的粮草,那是为朝廷而战,若是没了粮草,则是为自己的生存而战,两者的动力完全不一样。

良久,李世民长长叹气:“便依两位将军所言,今日便拔营西进,尽快与营州粮草取得联系,催他们日夜兼程……”

权衡利弊之后,李世民终于艰难地做出了这个决定。

此刻李世民的脸色已经很不正常了,脸颊青灰里带了几许潮红,仿佛弥留一般,奋力地燃烧自己仅剩的生机。

“还有,我王师入高句丽以来攻下的城池全数放弃,并且马上搜寻附近城池以及民居的粮草,总之,一切能吃的东西全部带走,至于靺鞨六部……”

李世民顿了顿,咬着牙道:“靺鞨六部叛我大唐,此仇朕必报还!留待日后,朕当亲领大军,横扫扶余以北,教他千里无人烟,赤地无牲畜!”

李世民说完,帐内诸将纷纷松了口气。

诸将皆是领兵多年的老将军,他们生平打过无数的胜仗,唯独东征高句丽一战打得束手束脚,一身本事发挥不得,说到底还是李世民个人的原因。

这位天可汗陛下近年来被四面八方的赞颂声冲昏了脑袋,愈发觉得自己战无不胜,果真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渐渐地养成了骄纵自恃的坏毛病,从东征开始,李世民便一直在犯错误,李素等臣子无论进谏多少次,李世民都毫不在乎,导致这一战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无疑出在李世民自己身上。

“……三军将士每日所配粮草减半,徐徐后退,沿途所经城池全部屠戮,全力搜集粮草,辽河边上,前隋东征阵亡将士的头颅骨骸京观记得收拢起来,带回长安好生安葬……”李世民的神情明显已不对劲了,可他仍强抑着情绪缓缓安排撤退事宜。

诸将纷纷领命。

刚刚交代完毕,帐外忽然传来一道慌张的声音。

“斥候禀奏,高句丽泉盖苏文集结平壤大军十五万,朝我大行城方向出发,三日后即将到达。”

李世民一怔,接着大怒,猛地站了起来。

“好个贼子,尔竟欺我大唐无人耶!”

“来人,整顿三军,给朕将他,将他……”

话没说完,李世民面色青紫,忽然仰天喷了一口浊血,在帐内诸将惊骇的目光注视下,笔直地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