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迟些再这么喊。你真好福气,这么靓的女儿还读书好,老世也是好脾性的善心人。”严阿婶那诚恳的态度, 赞了甘露又赞杨梓,令甘妈妈心里像喝了蜜一样。
杨梓看看甘露,羞得甘露的耳朵都红了,而他自己耳垂的红晕,也没比甘露好太多。
甘妈妈看看俩人的情形,又缩回洗碗池那儿忙碌了。
“老世,上班干不干活时间都做数算,那是给阿爷打工。我给老世干活,也是给自己做事,多做多得,怎么也比在田间除草轻松也挣得多。”严阿婶继续游说杨梓。
杨梓很为难。
甘露替他解围道:“阿婶,你明天先去体检,具体的工作时间怎么安排,我们看有多少人在下午还要点肠粉吃了。”
“好。谢谢师奶。”严阿婶合掌对甘露致谢。然后从随身的包裹里翻出一个小小的保鲜袋,里面居然是上个月做的体检。
她略微有些难为情地解释:“我想去做住家的保姆,体检都做好了,可人家又雇到比我年轻的了。唉!伺候瘫子也有人抢。还不如在老世这里多做几屉肠粉挣钱多呢。”
既然严阿婶有体检单,还积极要求今天就上岗先适应适应,杨梓便让甘泉带她去七楼换工作服。可他没想到另外那两个女人也各有特长。
爽利的赵阿婶见严阿婶先定下来,就学着严阿婶刚才那样,很积极地介绍自己说:“我煲的汤、熬的粥最靓。”
另一个腼腆些的陈阿婶则在杨梓看向她才说:“我也会煲汤、熬粥,还会做一些家常点心,像萝卜糕、马蹄糕、玉米烙、姜汁糕、莲蓉包等,都非常好吃。”
这都是广式早茶常见的糕点。
赵阿婶赶紧补充:“这些我也都会做。家常菜就没有我不会的。”
甘露莞尔,与杨梓相视而笑。
杨梓便说:“陈阿婶,那一会儿你给我们做些点心尝尝。赵阿婶,煲汤已经有人了。你都会那些粥呢?”
赵阿婶就答:“生滚粥是我最拿手的。一般的老火粥,就做得更好了。像咸骨粥,最适合这热天吃的,能降低夏日的燥热;皮蛋瘦肉粥,我能做到瘦肉嫩滑,粥水香糯;瑶柱粥,加菜干和海鲜什么的,我也都能做出各自不同的滋味。及第粥,生滚鱼片粥更是手到擒来。我还会做糖水。像陈皮绿豆沙,海带绿豆沙,莲子百合汤。”
妇人接连报了好几种家常的糖水。生怕杨梓和甘露不用她。
甘露就接着她的话说自己知道煲粥诀窍(免得被赵阿婶认为什么都不懂)。
“咸骨粥要腌骨头。瑶柱粥要先泡干贝。你跟我来做个比较大众的皮蛋瘦肉粥吧,用生滚粥做底可以吗?”
“可以。就是用的时间长。怎么也得三小时的。”赵阿婶还真不打怵上灶做生滚粥。
陈阿婶看甘露要领赵阿婶走,立即就着急了,她站起来问:“老世,我现在给你做点心看。”
“好啊。”
杨梓带着陈阿婶跟在甘露的后面进了操作间,却见甘泉已经领了严阿婶回来。换了工作服的严阿婶,瘦削的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一扫到店时那愁眉隐锁的忧心忡忡。
“老世。”严阿婶客气地朝杨梓微微鞠躬。她还朝甘露行礼,只是没有再称呼甘露为师奶。她跟在杨梓要了牛肉、猪肉,预备做肠粉的馅料,守着菜墩梆梆梆地剁起来。
甘露要给赵阿婶准备食材。便先问她:“阿婶,你准备拿什么做粥底?”
赵阿婶就答:“有海鱼最好。没海鱼用河鱼也成,没有鱼用鸡肉也可以,再没有猪骨头都成。我这粥底是有什么材料就拿什么做,也不怕你们学会,这就是个辛苦活,要守着炉灶熬上几个小时,还要不停地搅。等好粥底熬出来了,再搭配什么都好吃。”
甘露点头,赞道:“煲汤和熬粥都是功夫活。”
“那自然了。”赵阿婶说着话,将丝苗米冲水后用盐腌起来。
宋清辉帮甘露从冰柜里掏出七八条冰冻的红衫鱼,问赵阿婶:“这些鱼可以吗?”
赵阿婶接过鱼看看说:“可以。”然后她在宋清辉的指点下,端鱼去后门的水龙头那儿劏洗。
而那个腼腆的陈阿婶在杨梓给她看了库存材料后,先要了罐头装的玉米粒、青豆粒,还要十几个虾仁,她要做个玉米烙。然后她还跟杨梓商量:“老世,我看你这库存里有粘米粉、 虾米、冬菇、腊肠和腊肉,如果有芋头,我可以再做个香煎芋头糕。那个这天吃起来不上火。配上冰镇绿豆汤最是爽口了。”
杨梓立即答应:“那我去菜市场和超市看看。”
甘泉马上说:“杨哥,这大太阳的你出去,还不得一身汗的,你那些伤还没好呢。我替你去吧。”
自然好了。
不想陈阿婶叮嘱甘泉一句:“最好是荔浦芋头。那个粉糯,好吃。”
甘泉会吃芋头糕,但他哪知道什么芋头是荔浦的啊。这几个年轻人就没有知道的。严阿婶见他要出去买东西,还提了剁肉的重刀,特意过来说:“泉仔,你帮我买两把香葱头,我一会儿喂肉馅要用。”
甘妈妈见儿子比较懵,就走过来提醒儿子:“泉仔,你去超市或者菜市场先把卖芋头的都问一遍,是不是荔浦芋头。再问问市场管理员。我们也不会只在市场买一次菜的。”
甘泉恍然大悟,朝杨梓晃晃手机就往店子的后门去。
杨梓在后面喊他:“别忘记买香葱头。”
陈阿婶不放心,她放下手里的活计,摘了才挂脖子上的围裙,追在甘泉的后面一起去菜市场了。
杨梓得了闲空,就去改动堂食的流水牌。他郑重添上:斋肠粉、牛肉肠粉、猪肉肠粉、虾仁鸡蛋肠粉。回头看看赵阿婶腌的丝苗米,他又带着几分激动地添上生滚粥,皮蛋瘦肉粥。还在其下用小字注明:晚上7点开始供应。
这几样填完,他十指交握,在心里说这样倒能很快把外婆的四季菜单启用了。
赵阿婶把几条洗好的红杉鱼用厨房纸巾擦了水,下油锅煎到两面呈现金黄色,然后才满意放到深汤锅里加滚水,武火滚开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鱼汤逐渐变色,眼看着变成了奶白色。
“好看吧。千炖豆腐万炖鱼。若不是时间太赶,这鱼汤炖上三个钟,再煲粥才够味呢。”
杨梓含笑点头,只说:“若是早晨7点钟开始供应生滚粥,阿婶算算要几点起来?”
赵阿婶掰着手指头倒算,然后“哎呀”一声,拍下大腿叹道:“那岂不是早上三点就得忙乎了?”
杨梓见她那样,知道天天三点起床不现实,就安慰她说:“早上六点开始煮粥,8点开始供应的粥水就不用生滚粥了。咱们先准备两小时的生滚粥粥底,早上九点钟以后再提供生滚粥。来得及吗?”
“来得及。我六点把米腌上,粥底八点半也好了,谢谢老世体贴。”赵阿婶发自内心地感谢杨梓。
杨梓一笑,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盯着钢化玻璃盖下汤汁颜色的变化,心知这熬煮鱼汤做粥底的绝技,应该让妹妹好好看看,没准妹妹看一次就能学会了。
直到陈阿婶已经荔浦芋头切成条了,也切碎了刚刚有泡发迹象的香菇,赵阿婶才把鱼汤盛到煮粥用的深汤煲里,加入腌好的丝苗米,开始用武火熬粥。
赵阿婶时不时地用长柄汤勺搅动一下锅底,她对围着自己看新鲜的杨梓说:“老世,咱们这是海鱼做的粥底,有些人是不吃鱼,要跟人家说好。但是素粥底就没那么好吃了。”
“那岂不是每天要多熬一煲粥底?”
赵阿婶摇头:“白提一句罢了。咱们这样的小店,暂时每天只能这么一煲粥底,日后有了口碑,再多熬几种粥底了。”
杨梓没想到赵阿婶是这么有主意的一个人。
那边,甘露站在柜台前接待下午来吃甜品的年轻人,一个个预定好的椰子冻被请出冷藏柜。在她那一双巧手的装扮下,顶着大同小异的“花果山”,宛若盛装打扮的新人,被小靓仔甘泉用托盘奉到喜爱网红甜品的那些靓女桌前。
突然一位身着外卖送餐制服的小伙子,站到了柜台前。
第35章 35玉米烙  惊呆了母胎就单身的俩光棍……
那身着外卖送餐制服的小伙子, 令甘露诧异。
她眨眼问:“靓仔,你是来吃饭?”
那小伙子笑笑回答甘露:“靓女,我要两个椰子冻, 两个姜撞奶,两个红豆双皮奶, 都要冰的。打包。”
甘露愣了一下才回答他:“我们店子还没有开展外卖服务。姜撞奶和双皮奶都是用甜品玻璃碗装的。”
那小伙子挠挠头皮,转身点开微信对话去了。等得了回信,他笑着回应甘露刚才的提醒道:“我给顾客送餐, 顾客委托我过来买那些甜品。她们说马上在美食群微信付款给你们老板,可以付甜品碗的押金。”
甘露指指自己才装点好的一份椰子冻上的水果说:“这个你骑电动车怎么拿?”
那送外卖的小伙子拿起手机拍照成品,然后跟甘露要求:“这个看起来不难, 你帮忙把水果另放,一次性餐盒或者食品袋吧。到时候让她们自己往椰子冻上摆放了。”
这是个好办法。
甘露叫杨梓看看美食群里有没有付款的, 要他问清楚谁要买这些甜品。快递员这么拿着交完钱的甜品走合适吗?
杨梓在微信群里喊了一句,立即就有一个靓女出来回应她并付款。没等快递员带着打包的甜品离开,微信群里又有人喊杨梓了。
“靓仔, 给送餐吗?”
杨梓叫住外卖员:“还有订餐的, 你愿意接单吗?”
那小伙子喜出望外,笑着说:“我送了这个就回来拿,最多20分钟就能回来。”
“好啊。”杨梓笑着留了那外卖员的电话,然后去美食群和邻居群里发布新食品。“今天增加了拉肠, 有斋肠粉、牛肉、猪肉、虾仁鸡蛋。煲仔饭半小时以后可以好了。只有一个送餐员送餐。
美食群里的反应是先沉默再议论纷纷。而邻居群里却不停有人要加杨梓的微信,开启私聊。
一会儿的功夫,邻居群就订了五份煲仔饭、三份肠粉、四份牛腩面,还有好几份不同的甜品。
甘泉很勤快地请缨:“杨哥,我去送了。”
宋清辉把煲仔饭的棉手套递给杨梓说:“老杨,你来看这些锅了, 我陪泉仔一起把邻居群的订单送了。”
也好。不然这些订单分散在小区的十几栋楼里,让泉仔一个人去送外卖,他两小时未必能送完。
甘露按照点餐单准备外卖。等她忙完去看陈阿婶做的芋头糕,发现陈阿婶的案头堆了不少配料,那个大芋头已经处理完了——有芋头条,也有芋头丝,还有芋头丁。
说实在的,芋头糕这种点心,广东人谁也没少吃。但陈阿婶将一个芋头切成三样,再加上她放在案头的那些配料,还是勾起了甘妈妈和甘露的兴趣。
接下来的炒芋头丁,令甘露惊呼:“原来还可以这么做啊。”
陈阿婶的第一款芋头糕是五香味的。
她先将粘米粉调成粉浆,蒸熟的腊肠已经切粒,蒜头、芋头、香菇也都呈粒状待用了。冷油爆香蒜粒后,加入腊肠粒和各种调味品小火炒香,加芋头粒、加水慢慢翻炒,等开锅后,又加了一遍调味品,才把匀浆的粘米粉倒入,调慢火,边煮边翻,直到面糊结块了,她才熄火。
后面的步骤与甘露在网上才查到的差不多。甘露便不再守着陈阿婶看了。
过了一会儿,杨梓悄悄拽下甘露的衣袖。
“陈阿婶处理芋头丝了。”
甘露立即过去看。
这回是腊肉切丝,瘦肉也切丝,但炒香的时候,陈阿婶嘟囔:“要是有叉烧的话,会比瘦肉香。”
那是。这个做法甘露会,她看母亲在家做过。但陈阿婶多了将炒熟的花生拍碎也加到炒香肉丝里的一步。
“也上笼屉蒸吗?”
“是。”陈阿婶不介意甘露学。她很认真地告诉甘露说:“腊肉的品种不同,叉烧不同,各种调味品多一点儿或是少一点儿,最后出来的芋头糕,味道差别大呢。”
很是。
这两款芋头糕上屉去蒸以后,陈阿婶开始处理芋头条,具体处理差别不大,但上屉的厚度就不同了。她对杨梓和甘露解释:“前两种做好以后,可以做香煎芋头糕。一个是五香味的,一个是原味的。而这一个等出锅的时候撒点炒熟的芝麻在上头,再撒点香葱碎,这种是准备切块装盘的蒸糕。”
杨梓和甘露频频点头,单看这排场就很吸引人了,且等芋头糕蒸熟以后的味道了。
来吃晚餐的食客逐渐多起来了。
好几个客人看到流水牌上有肠粉供应,就点了肠粉。甘露盯着杨梓的手机收款信息,给客人发号牌、写点菜单传给严阿婶。
严阿婶手里捏着那几张点肠粉的单子,笑得见牙不见眼。她把肠粉机的火调到最大,拉出来蒸屉抹油、推进去加热、再拉出来铺一层肠粉浆,手脚麻利地忙乎起来。
煮粥的赵阿婶熬好粥底了,她笑着招呼甘露:“师奶,我这里差不多有十份生滚粥的量,皮蛋瘦肉粥,牛肉窝蛋粥都可以。”
甘露点头:“看顾客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