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弹劾谋反

天子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有他在后面推动,这清理门户的速度和效率,就高了不少了。开封府审理一批陈年旧案,将罪名罗织起来。

这些罪名,也就是个表,真正的罪过,其实是赵祯想借这次机会,将汴京城中这些细作一网打尽。当然更重要的是,将那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反叛,捂杀在襁褓之中。

暗中清理门户,明面上的功夫,可是一点都没有落下。别的人都觉得有些奇怪,明明陈初六已然死了,那礼部、监报院、翰林院这几处地方就该有新官上任。可眼下并没有新官上任,这几处地方的事情,却一件也没落下。

不仅没有落下,而且从礼部、监报院、翰林院这些地方出来的文章分格,也与以前完全相同,宛如陈初六在世一般!

李淑本来收买了一批人,想趁机控制住这三大报纸的舆论,却是全然无功。百姓不听民间那些老书生瞎说,就跑到读报亭,听官府的消息。立信于民,陈初六的这一条方略,初见成效。

里应外合,需要党同伐异,尽量在朝中掌握更多力量。推翻陈初六,这便是推翻王曾、李迪等人的开始。可陈初六虽然“身死”,可在朝中的声誉不减反增,这令李淑闹了一个措手不及。

原本他想着,要陈初六的活人,逼得陈初六就范。到那个时候,自然就能拿捏陈初六,让他自废武功。抢班夺权,不费吹灰之力。等事情结束之后,还可给陈初六一个荣衔,以示自己宽仁之心,收买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但陈初六却好端端的死了,这就打乱了他的阵脚。李淑心想,一个死的陈初六,他都斗不过,越想越气,当即召集爪牙,给陈初六编了一条,塌天之罪。

天子辍朝三日,但也要上朝的。这一日大朝,天子御崇政殿听政。虽说这些日子,赵祯不留情面的清理门户,可在朝中那些无干的文武之间,尚未掀起什么波澜。

朝议宣过了之后,赵祯坐定君位,陈初六仍旧是一个小太监的模样,站在赵祯身后。低着脑袋,目不斜视,听着殿内的动静。

群臣之中,迈步出来一人,定睛一看,真是开封府知府庞籍,他道:“启奏陛下,汴梁城已是封锁多日。内外困顿,商旅不行,城中百姓无处就食、无处居住,抢盗者屡禁不止。监天司预计这几日有雨,若是大雨一下,恐怕……”

赵祯俯瞰群臣:“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只见刑部、大理寺的官员,皆是上前道:“陛下,汴梁城内,有几十万百姓。城中不产粮草,都仰仗城外供给。如今缺了数日,百姓穷困潦倒,工匠也没地方买粮食。臣以为,汴梁城中,已经抓了这么多人,剩下的都可以顺藤摸瓜,无须封闭城门。”

赵祯不语,看着地下的群臣道:“前一次关闭城门,就已经抓了不少人,要跑的早跑了,跑不了的也可以顺藤摸瓜,按道理就没必要再度关闭城门。朕再度关闭城门,是在想一件事情。若是有敌来犯,围困汴梁城。无须进攻,汴梁城中岂不是要自生内乱?朕想问的是,若汴梁城被敌军围困,可坚守多久?”

此话一出,底下群臣皆是议论纷纷,有人道:“陛下怎么忽然问起了这件事,难道坊间传言所说,西凉人要打过来了,事情是真的?”

“就算西凉人打过来,也不用担心。开封虽然无险可守,可从西凉到这里,那是层层关隘,还有黄河天堑。只要拒黄河而守,也不用点心汴梁城生乱吧?”

“对了,城里几十万禁军,都是木头人么?根本不用担心,围城之困,在开封建都的有不少,谁经历了围城之困?杞人忧天而已吧……”

“陛下,臣等以为,根本不用担心。以陛下之英明,王相、李相之相国……”群臣皆是拱手拍马屁,劝赵祯不用担心,却是没有一个人,能说出应对之策。

但见王曾、李迪等重臣,俱是闭口不言。大家都这么说了,他们自然不会这个时候站出来,与众人作对,众议不可违。何可这等军国之事,文臣们也没资格多说。这些位重臣不言语,但心底都明白。

一旦汴梁城被围,那城中这几十万军民,都如图关在了饿笼之中一样。就算是将官仓、内仓开放,也最多撑一个月。估计到了那个时候,就得有人出来屠戮百姓,节省粮食了。

赵祯见自己的意思,也没人领会得道,悻悻道:“那就将城门开放,一切恢复如常便是。户部司,命尔等清查城中粮仓、漕运,一定要让仓房中的粮食,足以供应禁军。”

“臣等遵旨。”

“臣,有一事启奏。”李淑迈步除了朝班,将一副册子,递了过来叫到王中正的手上,身后陆陆续续又有十几位官员跟在了他的生活,李淑紧着道:

“臣得知一个消息,陈初六在家中、汴口等处,阴养私兵达数千之众。意图与各地驻军谋反,里应外合。陈初六虽遭暗杀,但此罪不可免,余孽不可留,臣参陈初六谋反之罪,满门抄斩,并将其同党,一网打尽。”

“啊?”听到这话,百官皆是一震,王中正拿着折子要走到赵祯面前,半途被梯子给绊倒,差点摔了个狗啃泥。

“陈初六谋反?阴养私兵达数千之众?”有人站出来,指着李淑道:“李学士,话可不能乱说。陈学士尸骨未寒,你说出这等事情,可有证据?若是没有证据,那你这就是有辱死者,太过分了。”

“哼,你就是陈初六的同党吧,这么着急就出来维护陈初六了?”李淑回到:“臣将这件事情说出来,定是有证据的。不止是臣,臣身后这些位官员,手中皆有铁证,还望陛下钧鉴。”

“唔……”赵祯不置可否,将折子拿了过来,扫了一眼,道:“朕早有旨意,凡是弹劾同朝官员,皆上密折,你为何又公然弹劾?”

“臣知罪,但陈初六一人身死,不在朝中为官。再说,臣刚知道这件事情,加上这件事情重大,故而来不及写密折,直接在这里弹劾了。若能将余孽除掉,臣甘愿辞官归隐,以补违旨之罪。”李淑在殿中慷慨激昂、大义凛然地回到。